
今日,由苗月執導,韓梅擔任總制片人,陳瑾領銜主演,林永健、黃品沅、張政勇、宮哲、李沐然聯合主演的傳記歷史電影《吾愛敦煌》正式上映。電影以“敦煌女兒”樊錦詩的工作生活經歷進行改編創作,運用紀實與敘事穿插的手法展現了歷代科研人員如何在敦煌開展文物保護工作,並以此篇向他們的堅守精神表示崇高的敬仰。
用光影紀錄“敦煌女兒”樊錦詩 六十年堅守甘為孺子牛
電影《吾愛敦煌》前不久於北京和敦煌舉辦了首映禮活動,現場觀眾反響十分熱烈。這兩座城市的選擇也並非是偶然之舉,其實這兩座城市都有著獨屬於樊錦詩的青春和人生記憶。樊錦詩院長1963年於北京大學考古學專業畢業,同年便來到了敦煌研究院從事文物保護工作。到今天為止,整整六十年的時間,她來到敦煌、堅守敦煌、建設敦煌。2018年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她改革先鋒稱號;2019年習近平主席授予她“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2023年她向敦煌研究院和母校北京大學各捐款一千萬,兩項捐款分別用於敦煌學研究和敦煌文物事業和急需人纔培養。在她的身上,那種文物保護科研工作者的堅守和赤誠一目了然,這樣的精神也勢必對後輩科研者起到了莫大的鼓舞作用。
電影《吾愛敦煌》的導演苗月是一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女導演,曾拍攝過多部優秀的影片,獲得過華表獎、飛天獎等多項權威獎項,在她的影片中我們總能看到一種可以直抵人心的精神力量。因此苗月導演鏡頭下的樊錦詩,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老一輩科研人的赤子之心和那份甘為孺子牛的堅韌。
陳瑾幕後特輯首次發布 聚焦全女性創作班底背後的故事
演員陳瑾曾表示自己對於飾演樊錦詩這一真實人物感到十分忐忑,坦言“越是准備的過程中越是覺得靈魂無法模仿,感覺越來越夠不著。”從電影《吾愛敦煌》今日發布的幕後特輯可以看出,陳瑾在人物塑造上下了很多功夫。視頻中的牆上布滿了原形樊錦詩院長不同時期的照片,導演苗月和陳瑾一同在討論人物造型的設計,從梳什麼樣的發型到穿什麼樣的衣服,甚至細節到頭發的質感、臉上的皺紋都十分一絲不苟。或許也正是因為懷著這樣一顆敬畏之心,纔讓我們看到了如今在大銀幕上呈現出來的這個“樊錦詩”。陳瑾的表演不僅得到了樊錦詩院長本人的肯定,更有樊錦詩院長的同事在看完影片後表示“陳瑾的表演非常符合樊院長這個人物,就連嗓音都表現的非常理性、知性,而且對於樊院長整體的把握是一個很好的塑造。”
影片拍攝時間是在冬季,由於西北地區氣候乾旱植被覆蓋率低,因此在視頻中經常能夠聽到呼嘯的風聲。就是穿著很厚實的棉衣也難以抵擋刺骨的寒冷,陳瑾在現場甚至不得不跑步取暖。但即使是拍攝環境的惡劣,陳瑾在現場依舊堅持對每一句臺詞、每一個動作進行細致的揣摩。彭金章飾演者黃品沅更在片場直接稱贊陳瑾“她的所有的心思都在動作上面,這個勁兒太好了。”電影《吾愛敦煌》是一部由女性導演、女性主演、女性制片的全女性制作班底的影片,在影片中我們可以深切的感受到在女性身上的那股強大的生命力和堅韌的力量。
影片由峨眉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甘肅風行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江西電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海峽出版發行集團、上海淘票票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出品,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電影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品,上海淘票票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發行。電影《吾愛敦煌》於今日正式登陸全國各大院線,一起來大銀幕感受敦煌之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