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集人文紀錄片《過年的畫》 導演創作手記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張玲 編輯:劉曉菁 2022-02-22 14:24:00

  沒出正月就是年,2022年2月12日至16日,五集人文紀錄片《過年的畫》,在CCTV-9央視紀錄頻道播出,也算給天津老鄉們補送個過年禮吧。

  該片用人類學、社會學的方法,通過一代代與楊柳青木版年畫結緣的守望者們的人物故事,講述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楊柳青木版年畫”的前世今生,探索了搶救、保護、傳承、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並提出它是否真的遠離當代生活的社會反思。

  這部兩年攝制完成的紀錄片,創作來自一動念,一探索,一凝思,一悟道,一呈現……

  一、動念

  回想2020年的春節,為該片撰稿的三波導演和作家們都遇到了瓶頸。於是,我被兩位前輩趕鴨子上架,擔起了總撰稿的重任,他們一位是本片的總導演祖光老師,一位是本片全程顧問、天津文史館館員陳雍老師。

  乾就乾唄,無知者無畏。現在看來,楊柳青木版年畫的題材,實在是一個難啃的骨頭。

  二、探索

  我對於楊柳青木版年畫最初的印象,和大多數人的認識差不多,就是那個色彩濃艷、抱大魚的胖娃娃。

  在落筆之前,我經歷了一個由簡到繁的積累過程。

  總導演祖光首先列出了五集的主題方向,陳雍老師也開出了書單——《中國版刻圖錄史》、《中國運河城市發展史》、以及《天津古代城市發展史》、《近代天津城市史》、《中國年畫發展史》和《中國民間年畫史論集》......

  另外,我還拓展閱讀了中國民間諸神、中國民間信仰、中國傳統符號、中國美術史、以及個人傳記、回憶錄等等五花八門的書籍......

  大量的閱讀,讓我的認識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感覺楊柳青木版年畫變得厚重了。

  “人生40不惑”,意味著人進入成年階段,而成年的兩個標志,一個是認清自己,知道我是誰,從哪來;另一個就是反思自己,知道自己的缺陷。所以人生總是繞不開哲學的終極三問,我是誰?從哪來?要到哪去?

  這部片子,我們同樣給楊柳青木版年畫賦予了哲學的終極三問,

  為了說清楚楊柳青木版年畫是誰,從哪來?我們用人類學樣本分析和歸類比較的方法,分析出楊柳青木版年畫承載的中國傳統文化基因,並結合學者、後代、親歷者、保護者、傳承人等人物的不同視角,以及地緣環境、社會巨變的影響,將其功能、內容、技藝的演化進行文化樣態分析。

  我們將中國文人畫和傳統人物畫、中國美術史和民間美術史,將楊柳青和桃花塢、天津和上海等等進行了一系列相似性與獨特性的比較。

  就像海明威的“冰山理論”,想要揭開冰山的秘密,就要挖掘冰山下面的東西,在那裡會看到我們生命中的渴望、期待、感受和觀點。而隱藏在冰山下的那些歷經社會變遷、生活巨變之後,呈現出的人性特質,纔是啟迪我們最有價值的東西。

  經過多角度、多線條、多時空的研究,我終於得到了哲學終極三問的最後一問“到哪裡去”的答案。

  於是,在全片結尾我寫道:經歷了400多年的社會巨變、生活變遷,楊柳青木版年畫一路走來,不斷變換著模樣,而不變的是,它始終傳承著中華的文脈、承載著百姓的悲喜。今天,那張過年的畫早已融進生活的角角落落,只等待我們發現它的那雙眼睛。

  三、凝思

  隨著研究楊柳青木版年畫的逐漸深化,一個問題總在我心頭縈繞。

  2006年,擁有400年歷史的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然而,一旦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說明它遠離了現代人的生活。

  我的問題是,我們為什麼要搶救、傳承、保護、發展它今天,它對我們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

  看清自己,需要借助他者。

  於是,我通讀了西方現代思想史。其中,現代社會學奠基人、德國人馬克斯韋伯的思想,給了我很大的啟示。他說“‘古今之變’意味著被科學充分理性化的世界不再神秘了,現代人在回望古代世界的時候,會有一種“大夢初醒”的感覺,這就是所謂‘世界的祛魅’”。

  然而,科學、理性並不能解決“幸福”、“意義”的價值判斷,現代性與生俱來的深層缺陷,就是精神的缺失。

  所以尼采接著說“上帝死了,我們該怎麼辦?”

  華東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劉擎說“科學理性打破了傳統的價值規范,卻沒有建立起新的價值標准。這讓現代人很容易被焦慮和無意義感所困擾,這是個人精神層面的問題。”

  這些“古今之變”的哲學思想讓我體悟到,科學主導的現代社會深層的缺陷,就是物質與精神、文明與文化的失衡。

  我認為,物質與精神、文明與文化,它們如同硬幣的兩面,我們缺一不可。而現代社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那些傳統技藝承載的精神情感和文化價值。這正是我們為什麼要呼喚搶救、傳承、保護、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真正意義。

  所以,在片中我提出這樣的問題“木版與石印,究竟是一場技術的對抗,還是一個時代的謝幕?”

  四、悟道

  人生不過捨與得,接下來我經歷了由繁到簡的心路歷程。

  讓一部250分鍾的紀錄片,面面俱到的細說400多年楊柳青木版年畫的人文歷史,和幾千年中國傳統文化是不可能的,也不會精彩。

  我曾將中國雕版印刷和中國木版年畫的關系、中國木版年畫由宮廷至民間的演化過程等等大歷史背景一一放進稿子裡,寫完雖然洋洋自得,但兩位老師反饋說稿子不好看了。

  無意中看到一句話,說撰稿的過程就像走迷宮,什麼時候放下自我,迷途的出口就會立現。

  人生不也如此嗎?捨誰,得誰?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阿姆雷特,不同的價值標准,答案千差萬別。“無我”之境使我認識到,要讓片子有價值有魅力,而不是彰顯自己的知識儲備,那一切片外之物就皆可拋了。

  刪減掉這些苦苦建立的知識壁壘,讓整部片子增強了大眾傳播性,我也走出了自己的“迷宮”。

  五、呈現

  祖光導演常說,紀錄片最終打動人心的是人性和人文的感召力。是的,人性之光,值得每代人的老生常談。

  那麼如何呈現出人物的命運感和人性情感呢?

  作為女性導演,我擅長的就是捕捉著人的話外之音,以及生活中的細節之光和情感之光。

  在前期采訪時,我進行了大量的田野調查,與每位拍攝人物交心,力求追溯到深藏在表象之下的人性部分,這樣纔能梳理、刻畫出人物與楊柳青木版年畫之間,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深層次情感世界。

  其中最難忘的,是采訪中國民間美術史學家王樹村的夫人林凌風。在拍攝前,我做了大量的閱讀,由50多個人回憶他的文章集錦《民間盟報國志》,還有很多王樹村的個人回憶錄,包括難得一見的視頻資料。這些儲備,早已讓我深深的陷進王樹村的精神世界裡不能自拔。

  我希望通過林奶奶的采訪,幫我串起王樹村與年畫的種種細節故事。

  然而,現實總是差強人意。

  2021年6月30日,當我帶著熬夜寫得滿滿一紙的采訪提綱,滿懷希望的坐在林奶奶面前提問時,92歲的奶奶卻搖著頭都回答不記得了。

  腦子裡嗡地一聲響,記憶一片空白,還感覺有點麻。

  過了幾分鍾,本能讓我從導演的角色,回歸到女性的視角,提出了第一個“芝麻開門”的問題“家裡的衛生誰打掃?飯誰做?”

  於是,作為妻子的林奶奶,終於打開了發牢騷的話匣子——

  “這幾十平方,當時滿滿的,髒得不得了,還不讓打掃,他不怕髒,他說他那麼髒,他也不生病。”

  “他脾氣很壞,很偏激。他都是覺得年畫特好,其他畫什麼都不好......我經常批評他,他不改正,我也不改正。”

  “包括他的兒子女兒,他都看得很淡的,包括他對我也是,他就最重視,就他這些寶貝,因為他就搶救這些東西,因為我們都好好的,用不著他搶救。”

  王樹村的與年畫的情感與精神境界,在夫人家長裡短的回憶中,逐漸變得有血有肉有性格了。

  那天拍攝前還烏雲密布,等到采訪完畢,陽光刺破雲層,我仿佛感知到了王樹村在天上的關照。

  轉天,我帶著攝制組再去奶奶家拍一些空鏡頭。空暇之餘,我看到廚房裡還擺放著王樹村曾經用過的簡陋餐具,我趕忙網購了一個蒸鍋,還為奶奶做了一個天津口味的土豆沙拉。

  奶奶吃得興起,跟我聊起了喝酒,於是,就有了第一集片尾那段讓人難忘的采訪“他對我的影響很大,後來跟著他就懂得喝酒,以前我酒精過敏,連打針都不能擦酒精,現在我喝酒了,覺得特好,沒有酒,那個菜就不好吃。”

  這段采訪意味深長,它暗示著王樹村為年畫付出了一生的時間與精力,最後,王樹村的精神也改變了夫人的生活習慣。

  還有為了呈現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閻國棟院長的性格特點,拍攝他出場的那場籃球比賽,我足足等待了一年;還有僅憑名字和一個作廢的郵箱地址,大海撈針般地追蹤到齊健隆後人,呈現出一段充滿鄉愁的尋根之旅......

  稿子完成後,我用計算器認認真真的統計了一下,五集紀錄片平均每集有6個主線人物出場,陳雍老師說“人類學就是研究人的學問。”還說“這是一部真正寫人的紀錄片。”

  片中用30多個飽含豐富人性、情感的人物故事,將楊柳青木版年畫的故事中,融入濃濃的生活細節和人性情感。

  至今,每次看片子,還會為之動情、流淚。因為片中人物的情感,不是個人的情感,而是承載了個人與大歷史、社會變遷、生活巨變糾纏在一起生發的情感,這樣人物命運纔有史詩感,纔能見人、見物、見精神。

  在撰稿過程中,我記錄下這樣的感受——

  悲情,能治愈嗎?就是纏繞在時間軸上,那些年畫人精神世界裡的悲情。我拿著一把時間刀,把他們、她們放在書案上,一片一片切開,我看見時代大潮,看見他們的渺小,看見他們的情感,看見他們和年畫死死的糾纏……也看見了自己,因為他們血淋淋的悲情,也是我的。這種悲情,能治愈嗎……

  2022年2月18日夜

  《過年的畫》總撰稿、執行導演 張玲

  (本文作者:紀錄片《過年的畫》總撰稿 執行導演張玲)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